新闻中心
自动蜡烛插签机(也称为自动烛芯插入机)是蜡烛自动化生产线上非常关键的一环。它的核心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精/密的机械和气动装置,替代人工,实现高的效率、高精度、全自动的烛芯定位与插入。
一、核心组成部分
烛芯供给系统:用于存放和输送烛芯卷料(通常是缠绕在线轴上的棉线或环保芯)。
牵引与校直机构:一组滚轮,将烛芯从线轴上拉出,并将其矫直,确保插入时是笔直的。
定长剪切机构:一个精/密的切割装置(如气缸驱动的刀片),将矫直后的烛芯切割成预设的、统一的长度。
夹持与传送机械手:一个或多个气动夹爪,用于抓取切断后的烛芯段。
模具定位系统:准确定位蜡烛模具(或容器)的装置,确保每个模腔都能准确移动到插签位置。
插入执行机构:通常是一个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驱动的精/密滑台模组,负责控制夹持机械手精/准地上下运动,将烛芯插入模具底部中心。
固定与剪切机构(可选):对于需要使用金属烛芯底座(sustainerclip)的蜡烛,还会有配套的装置来固定底座并剪断多余的烛芯。
控制系统(大脑):PLC(可编程逻辑控制器)或工业计算机,接收传感器信号,协调所有电机和气动元件的动作时序。
二、工作流程与原理(逐步解析)
整个过程是一个高速、循环的流水线作业:
步骤1:供料与矫直
烛芯从大型线轴上被引出,通过一系列导向轮和矫直装置,消除卷曲,变成笔直的线材。
步骤2:定长输送与剪切
一对伺服驱动的送料轮夹住烛芯,将其向前输送一个预设的长度(这个长度=蜡烛高度+预留夹持和底部固定的长度)。送到位后,一个高速气动剪刀或切刀瞬间将其切断。
步骤3:机械手抓取
切断后的烛芯段被一个气动夹爪立刻夹住。通常夹爪会夹在烛芯段的中间或顶端位置。
步骤4:模具定位
与此同时,生产线上的蜡烛模具(可能是单个模具,也可能是多穴的模具板)通过传送带或分度盘,准确地移动并定位到插签工位。每个模腔都会依次停在插签机的正下方。
步骤5:精/准插入
夹持着烛芯的机械手,由精/密滑台驱动,快速下降。
机械手末端的导向针或夹爪会精/准地插入模具底部的中心孔(预留给烛芯的小孔)。
将烛芯的末端插入并抵住模具底部。对于需要固定底的蜡烛,此时可能有一个小装置会将烛芯末端压扁或用金属扣固定。
关键技术:插入的深度和位置须准确,确保烛芯位于蜡烛的正中心,否则燃烧时会产生偏烧、冒黑烟等问题。
步骤6:释放与复位
插入到位后,气动夹爪松开,将烛芯释放并留在模具中。机械手随后上升,返回初始位置,等待抓取下一段烛芯,同时模具移动到下一个工位进行灌蜡。
步骤7(可选):底部固定
在另一个工位,可能会有设备为插入的烛芯安装金属片底座,并剪掉底部多余的烛芯头。
Copyright © 2023-2043 宁乡峰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营业执照
您好,我这边是在线客服